燃文小说网 > 大明争锋 > 第二十六章 朝中风暴

第二十六章 朝中风暴

燃文小说网 www.ranwenbook.com,最快更新大明争锋 !

    金陵城沸腾了,真的沸腾了。

    在宁致远离开金陵的后不久,崇祯二年末,崇祯皇帝下旨,已退侍郎周道登连同现任吏部尚书王永光结党营私,祸害忠良宁致远,王永光革职查办,周道登没收全部家产,后代不得致仕。

    连同周道登和宁致远争锋相对的事,大家有些奇怪,就算是这样算计了一个解元,好像这处罚也太重了吧,撸掉了一个尚书,顺带废掉了一个侍郎,摇摇头无法理解。

    崇祯这是向全天下宣告,他是一个十分有魄力的皇帝。宁致远表示同意,但是,魄力还是不够大。

    秦淮河边还不时得在传唱着宁致远的青花瓷和山水之间,却已唱不出原来的味道;李定方依照宁致远的想法,在浙江南京一块租用了大量的土地,并把这颇为神奇的琉璃杯完全打入了江南市场。

    苏扬十月,南北生光。

    李香君因为年龄太小,还在接受李贞丽的悉心培养,在成为千古名妓的道路上行进;柳如是整日看书作诗弹琴,生活单调却并不显得枯燥,邢沅倒是文静了很多,或许这才是她原本的性格。

    崇祯的圣旨给予外人的震惊是在表面的,给予他们的惊喜是在内心的。

    席间多了一样谈资,晚上少了一样娱乐,这是宁致远离开对全金陵离开的影响。

    和所有人不一样的是,柳如是不然,她还少了一个床伴。

    ............

    “公子,我感觉这样下去我们到了宁夏至少能有七十万两啦。”陈彪乐呵呵的说道,自己在当兵的时候连军饷都不能按时领取,现在突然看到这么多的钱,实在是,是,,算了,找不着词了。

    宁致远连连点头,好奇怪的事,自从自己从泽州过来以后,基本上每个县级和府级官都会出迎,还塞上几万两银子,难道是...自己在泽州打反民的事情把他们打怕了?

    好像不怎么靠谱啊!

    前方又有一群人在等候,宁致远一干人等迎了上去。

    “致远,我在这儿可是恭候多时了,你可让我好等啊。”对方为首一个留着长长胡须的中年儒士笑容满面地说道。

    “啊,大人客气了,致远可不知道大人你在这儿等着呢?恕罪恕罪。”宁致远打着哈哈说道,心说,你是谁啊,不过你要套近乎那就随你吧,待会记得多给点银子就是啦。

    中年人笑的更开心了,说道,“本官潘儒,是万历三十二年进士,大同巡抚,正与致远你师出同门啊。”

    宁致远一愣,师出同门,难道也是徐光启的门下,这下子怎么好收钱?暗暗叹口气,挤出一丝笑容,说道,“原来是潘师兄啊,失敬失敬。”

    “致远你是恩师的关门弟子,前途无量,可不要辜负了恩师的期望啊。”中年文士接着寒暄道。

    “关门弟子?”宁致远奇怪了,自己就和王志林说话的时候扯过一回,怎么连大同巡抚都知道了?

    说自己是徐光启的弟子,勉强吧,毕竟自己乡试的文章是他看的,这要说关门弟子,虽说他是写过两封信给自己,但也没提这件事啊,是自己瞎糊弄的噱头,弄得众人皆知该怎么下台?

    “潘师兄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啊?”宁致远心里有些忐忑地问道,要真是那个王志林说的,那他也真能折腾,这才多久啊。

    “当然是恩师自己说的啊。”潘儒理所当然的说道,语气中有些许得意,“早在几日前,恩师就有信件于我,说要是致远你走这儿的话,好生招待一下。”

    宁致远张了张嘴巴,还是能没开口让潘儒把那封信给自己看一下,自己乱认老师,怎么徐光启也乱认学生啊?

    不开心,实在是不开心。

    “对了,这是恩师托我转交给你的信,”潘儒又说道,拿出一封面上又是四个大字的信封,‘致远亲启’。

    宁致远不奇怪徐光启是怎么知道自己的行军路线的,毕竟那第二封信就是在路上收到的,收好了信,天色也已不早了,黄昏里,一群人的背影显得十分萧瑟,跟着潘儒进城了。

    大同作为明代的九边重镇之一,军队倒是不少,但是战斗力怎么样,从几年后能被民兵占领就可见一般了。

    酒宴上,杯盏交替间,潘儒喝得有些朦胧,说道,“致远啊,作为一个过来人,你还年轻,我告诉你啊,到了宁夏,差事能躲就躲,过了几年就回来,到南方或者京都做官,不要逞强。”

    又喝了一杯,继续道,“你,你有靠山,不怕。”

    宁致远看着略微有点失态的潘儒,心里百感交加,自己要是赞美他吧,好像有点不太对,他叫咱混日子,要是鄙视他吧,好像也不太好意思,毕竟他说这话也是为了自己好,于是,宁致远决定,在心里默默地鄙视他就好了。

    不过又随之叹了口气,大明朝尽是这样的官员,连边境尚且如此,只能破而后立,而自己受了徐光启的恩惠,好好守宁夏吧,也算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心,顺便发展自己的实力。

    回到住处,宁致远缓缓打开了潘儒转交给自己的那封信。

    虽然映入眼帘的还是那四个大字,但枯黄的灯光下,字的力道已经没有前两次那么强了,相差只有十来天的功夫,错觉或者不是错觉,都改变不了徐光启正在老去的事实。

    “致远,你现在可是快到宁夏了吧,严办了周道登和原吏部尚书王永光倒是显得没有多大用处,不过圣上已经是将他们办了,你现在已经是老夫的关门弟子了,唯一的一个,你可知道?想来一路也会与你许多方便吧。到了宁夏,万事小心。”

    这封信里面,宁致远似乎看到了两层意思,你的仇人是圣上帮你办的,要记得,还有一个,就让宁致远比较纠结了,自己和徐光启好像是没有见过面吧,为什么感觉他好像对自己报了很大的期望似的?

    对自己这么好,他可是会害羞的。

    次日,宁致远一行人便准备走了,潘儒临行前还是给了两万两银子,宁致远倒是没有推辞,虽然看着那些眼睛放光的士兵,不知道到底有多久没有发银子了,但是这并不关他的事。

    几天来,宁致远一行一直在沿着边界走着,那若隐若现的边关就是后世所谓的明长城,说来讽刺的是,在大明境内,要走鞑靼的地盘才安全,走陕西反而不安全。

    而现在宁致远细想起来,好像蒙古族在明末的时候侵略的行动并没有多少,只有几次为数不多的小抢劫,不像努尔哈赤父子,抢劫不算,还放火烧毁文物,太野蛮了。

    蒙古族,只是抱抱大腿求包养罢了。

    看来自己来之前担心内忧外患是有点多余了吧....吧....吧..

    “停止前进。”宁致远正在思索着,听见李军低喊着,又看见前面的预警黄旗,不由一惊,不会真的遇上蒙古人了吧。

    上次遇到反民时候是红旗,表示遇到敌人,这次是黄旗,表示发现了敌人而敌人没有发现自己。

    一马当先地冲上前去,李军紧紧的跟在旁边,而后面从金陵带来的一千人,骑上沿途讨要来一千三河马在后面有的近点,有的远点地赶着,明显不太协调,毕竟对于马匹的操控,他们并不熟练。

    李军认为,宁致远对于骑马是有天赋的,赶路的二十多天时间下来,只要不是狂奔,公子都能受得了。

    宁致远一边骑马上前一面想着,这儿离边界长城这么近,肯定不会有多少兵马,除非是像皇太极那样要占领,但这不可能,只是,如果人数不多,在长城这边晃悠,是活腻歪了吗?

    看见陈彪的动作,宁致远很快就停了下来,示意后面的人马不要弄出动静来。